文化与传播学院的学子们在暑假期间,积极发扬伟大的抗洪精神、抗疫精神,迅速切换“战场”,投入“战斗”,从防汛到防疫,青春再集结,他们撸起袖子,用青春的力量筑牢抗洪“堤坝”抗疫“防线”。他们用一份份无悔的努力,诠释着“财金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战场”风云速换 青春担当不变
在参加完“7·20”抗洪抢险志愿服务后,20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班的蔡梦达同学,又匆忙换装冲锋在新密市平陌镇虎岭村抗疫的“战场”上。历经七月洪涝、暴风雨的洗礼,这一次她不再紧张而忙乱,稚嫩的脸上写满了淡定从容。在抗疫一线,从统计人员流动信息、维持核酸检测秩序,再到宣传防疫知识,她再一次用行动诠释了“00后”的责任与担当。
在排查完最后一户的核酸检测后,2020级汉语言文学三班王柳同学微笑着换下了被汗水浸湿的口罩,与蔡梦达一样,她也是从抗洪防汛战场上刚下“火线”就转战抗疫一线的志愿者,再一次冲锋在抗疫一线,在长葛市谐和小区的疫情防控的哨点,她积极参与卡点值守、社区流动排查、防疫抗疫宣传等。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她用热情与行动展现了“财金青年”的使命担当。
肩挑使命重担 奋战防疫战线
在郑州市二七区嵩山路街道办事处的核酸检测现场,2019级语文教育专业一班的荆晨阳同学协助社区服务人员开展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护工作,保证大家有序进行核酸检测,防止交叉感染,提高防护意识,他嗓子哑了,用喇叭喊,脚上出了血泡,他踮着脚,用自己的辛苦付出确保核酸检测的有序进行。
在延津县石婆固乡塔埔村核酸检测现场,2020级汉语言文学三班洪清雨同学瘦弱的身影在忙碌穿梭着,他为了照顾老年人、孩子等特殊群体,积极协调沟通疫情防控小组的工作人员,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减少特殊群体的等候时间,用实际行动诠释志愿者们的悉心、细心,用饱满的热情书写使命,用高昂的斗志彰显担当。
在许昌市魏都区申庄社区的核酸检测现场,2020级文秘班的申晓颖同学认真登记着每一位不能使用电子信息登陆的人员信息,由于社区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无法采用手机扫码登记核酸检测信息,她就积极配合社区工作人员,认真登记他们的个人信息,她顶着烈日酷暑,详细的为他们一一登记核对,有序安排采样前的分组,以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
筑牢防疫关卡 绘就青春底色
在封丘县黄德镇黄德村,2020级汉语言文学三班的李梓璇同学每天戴着志愿者袖标,“坐镇”在哨岗上,认真登记过往行人的信息,扫码测温、政策解读、以及过往车辆人员的消毒,她每一件都做的干脆利索,有条不紊。
在郸城县南丰镇孙楼行政村村口,2020级汉语言文学三班孟雨菲同学每天都和疫情防控的党支部工作人员一起,牢牢的值守着孙楼行政村的疫情防控防线。作为一个00后的女孩,她不怕苦累埋怨、风吹日晒,有人说她一个姑娘家都晒黑了,她只是腼腆的说:“只希望尽自己绵薄之力,让村里的父老乡亲都能平平安安的”。
在疫情再起时,202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尤欣艺同学第一个到洛阳市白马寺镇周村村委会报到,主动请缨要做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每天八点准时到达执勤点,对往来车辆进行登记测温、核查健康码。她曾说,炎热中的志愿活动虽然不容易,但是也使我深刻感受到了作为一名青年大学生的责任,我将积极地投入疫情防控的工作中,践行我们青年人的使命。
2020级汉语言文学一班张晨哲同学在郑州市航空港区高速路口协助测温登记。
2020级汉语言三班赵明珠同学在洛阳市老城区开展疫情防控排查。
2020级汉语言三班张梦丹同学在伊川县老店镇登记疫情防控信息。
2020级汉语言二班郑岚同学在卢氏县朱阳关镇开展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
有一团火,就有一份热,有一束光,就发一线亮。文化与传播学院学子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用爱和毅力诠释着青春的使命与担当,晒黑的皮肤是成长最美的烙印,脚底的血泡是见证青春最美的印记,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财金青年”最美的青春担当。(文化与传播学院 倪飞/文 李莉/审核)